情感的寄托

人的情感在人成长的不同阶段,会有不同的寄托对象。­当我们还是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时,精力充沛、意气风发,经常会将情感寄托于不同的人或物。广泛的情趣、爱好,使我们就像一个凡夫俗子误入世外桃园般兴奋,于是便不遗余力地尽情挥洒自己的情感,朝秦暮楚在那时看来并非难以接受的心理波动。偶然有一天,一个谦恭有礼、风度翩翩的英俊少年或一位风姿绰约、聪颖伶俐的婀娜少女映入脑海,就会使我们的情感有了短暂或长久的驻留。这样便可能成就一段耐人回味的初恋。也许是酸涩的单思,也许是甜美的相知。相同的是,这样的邂逅大多无果而终,因为此时,我们的情感旅程远未结束。

随着年龄的增长,将情感寄托于异性的欲望渐趋强烈,而且,我们开始寻找适合自己情感栖居的对象。有的放矢在我们看来已然是一种清规戒律。这时,我们大多意识到自己的情感并非永不枯竭的泉眼,我们会将自己的清凉或炽热,用自己认为最佳的方式表现出来。然而很多时候,某段时间内,她或他根本找不到可寄托的对象,这样外在的失落便转化为内心的空虚。当情感无处驻留时,心便也飘忽了起来,渐渐的迷失了奋斗的方向,进而迷失了自己。

其实,此中最佳境界当属双方情感的互相依托。当两颗萌动的心,因彼此的存在而惬意地休憩时,纯美的爱情便拉开了帷幕。当然有人会像注定要长途跋涉的苦行僧,在行进的过程中,也许会有止步缓息的欲望。但他们终究还是要上路的。于是,路边的驻足者当中,有的人短暂相聚便各奔东西,而有的人则疲于奔波,选择“静观世事沧桑,坐看潮起潮落”。直到有一天,又一位行者拖着疲惫的身躯驻足于此,便可能开始一段不算浪漫却很美满的婚姻。当然并非所有的驻足者和行路人都能找到自己情感最佳的寄托对象。于是,便有人沮丧、失落,他们的神情举止因情感的迷失而显得散漫和游离!

寄托是一种人性的释放。无所寄托的时候是清冷和寂寞的。弗洛伊德曾说:人一切奋斗的动力是由性本能的力量转化而来的。这种论断我不敢苟同,但是当情感不加控制地施加于“人”而非“事业”时,一个人便只会沉浸于虚空的幻想之中。

人过而立之年,倘若尚未找到自己可寄托的目标,便会大致出现三种抉择,要么将情感寄托于事业,从此心无旁骛。要么肆意挥洒,从此游戏人生。当然,不排除回归自我,开始将寄托方向的回转的可能。“爱自己多一点”,“对自己好一些”这是多少历经漫长等待、苦苦追寻的女士,送给自己的忠告或安慰?

每个人选择情感寄托的方式不同,选择寄托对象的标准也不同,但有一点是确定的:我们在自己疲惫不堪、身心憔悴之前是不会轻言放弃的!幸运与不幸其实只是人们看待事物的不同侧影。只要情感世界未曾空白,我们就应该为自己的不懈努力而感到自豪。同时也应该提醒自己:写错地址的邮件,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到想要的回复的!


如果给你带来帮助,欢迎微信或支付宝扫一扫,赞一下。